
原平市云水鎮(zhèn)云水中學是一所義務教育標準化寄宿制初中學校。近年來,面對招生困境,鎮(zhèn)聯(lián)校校長陳樹峰提出了“依托當?shù)厮游幕Y源,創(chuàng)辦體教融合特色學校”的辦學思路,走出了一條體教融合發(fā)展的路子。
體教融合拓新路
結合當?shù)厮游幕纳詈竦滋N,陳樹峰校長和老師們四處奔波,尋求各方支持。許多愛心人士積極捐助,建成了一座達到省級標準的600平方米摔跤訓練館,隨后又擴建了原有的學生澡堂。此外,還邀請全省摔跤冠軍、原平市“撓羊賽”非遺傳承人王心寶擔任總教練,特別聘請公安體協(xié)全運會“金牌教練”張國偉擔任名譽教練。
“摔跤學?!背蔀榱嗽扑袑W的代名詞,2022年6月,該校被山西省體育局授予“山西省摔跤柔道后備人才訓練基地”。
怎樣種好這塊體教融合的“試驗田”?陳樹峰和王心寶向學生們講述原平摔跤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摔跤健將的故事,讓同學們了解摔跤對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作用,增強為國家、為家鄉(xiāng)爭金奪銀的自豪感,激發(fā)起學生熱愛摔跤、學好摔跤的信心。
課程設置上,他們把摔跤、柔道、搏擊三項訓練與文化課統(tǒng)籌安排,兼顧均衡教育,充分利用體育課與課余時間,進行摔跤文化傳承和訓練活動。王心寶教練根據(jù)數(shù)十年的實踐經驗,精心編排了“摔跤操”。訓練館設置了兩個有膠質厚墊的訓練場,四周墻壁上,有跤壇名將大顯身手的圖片,有“拼搏”“突破”“挑戰(zhàn)”等文字,激勵著學生刻苦訓練。
樓板寨村的學生郭振宇,學習摔跤一年后,不僅體質增強,學業(yè)成績也大幅提高,在2023年8月“忻州之星”摔跤比賽中奪得了冠軍。
非遺傳承出才俊
2023年7月6日,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委湯俊權和省體育局副局長杜榮一行,來云水中學就體育產業(yè)、競技體育發(fā)展進行專題調研,對云水中學發(fā)展情況給予肯定。省摔跤柔道訓練基地原主任、多次獲得全國摔跤冠軍的原平籍高級教練梅喜懷給予大力支持,同年2023年9月,學校的摔跤訓練館被命名為“梅喜懷跤館”。張國偉、王四愣、何金剛等原平籍的著名跤手擔任業(yè)余教練。學校與山西雁門風云體育公司簽訂了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
不久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抽查復核工作組來到云水中學,對學生體質健康工作和體育設施設備進行檢查指導,工作組對學校的摔跤教育特色給予肯定,還深入探討了學生健康成長等相關問題。
學校乘勢而動,制作各位教練的業(yè)績圖,懸掛在摔跤館宣傳欄;創(chuàng)辦書畫展室,邀請書畫名家創(chuàng)作了百余幅書畫作品;跨市舉辦象棋對抗賽……在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中,激發(fā)學生的拼搏精神。學校還經常組織學生走進原平、忻州、定襄的城鄉(xiāng)競技跤場,和跤手們切磋技藝。
學校依托課堂主陣地,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持“四措并進”的教學方略。一是規(guī)范制度強管理,師德師風、安全保障、考核評價、獎懲激勵等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二是聯(lián)動機制聚智能,實行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聯(lián)動,成立家校委員會,通過家長進校園、師德師風師教評議、座談交流等方式推動教學質量提升;三是校際交流強素質,選派教師到原平市第一小學、原平市實驗中學學習,并邀請名校教師來校指導;四是教研培訓下功夫,實施每周一教研、每月一分析、每學期一總結、每年度一評比等制度,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知識與教學能力。
五年來,非遺傳承成效凸顯,學校培育出一批批優(yōu)秀人才,有的考入體育院校,繼續(xù)深造成長;有的走進軍營,成為優(yōu)秀戰(zhàn)士;有的進入體育戰(zhàn)線工作,躬耕運動競技。其中,李含春考入北京體育大學競技體校,李蜀成考入四川綿陽師范學院,狄宏藝被招入中部戰(zhàn)區(qū)陸軍部隊。特別是趙海豐同學,在2023年11月舉行的山西省80公斤以上級國際式摔跤比賽中,奪得冠軍,成為該校培養(yǎng)出的第一個省級冠軍。
當?shù)匾晃秽l(xiāng)土詩人作詩稱贊:“云水中學一枝花,體教融合傳佳話。摔跤非遺喜傳承,人才迭出八方夸。” (賈宣生 宋衛(wèi)國)
(責任編輯:盧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