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一日不絕,禁毒一日不止?!?/p>
作為廣西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縣份,崇左市寧明縣4個鄉(xiāng)鎮(zhèn)與越南接壤,邊境通道、便道眾多。特殊的地理位置、密集的雙邊人員往來,使寧明縣成為毒品入境、過境的重要通道之一。
2017年4月,寧明縣就因毒品問題突出被國家和自治區(qū)禁毒委分別列為重點關注地區(qū)和通報警示地區(qū)。“窮帽”之上,再添一頂“毒帽”,這座中越邊境小城不光要完成艱巨的脫貧任務,還面臨著嚴峻的禁毒形勢,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為此,寧明縣先是全面摸清掌握全縣貧困戶中涉毒人員的數量,再把禁毒工作與脫貧攻堅行動結合起來,以脫毒保障脫貧,以脫貧鞏固脫毒。
“3月2日,購買45斤大米花135元、15斤花生油花180元、10斤花生花100元、衛(wèi)生用紙花30元、醬油花23元、水果花100元,兩個小孩學雜費花600元,一共1168元?!?/p>
“4月10日,購買45斤大米花135元、15斤花生油花180元、食用鹽花5元、水果花50元,生活零用錢200元,一共570元?!?/p>
……
寨安鄉(xiāng)立門村駐村第一書記周海忠有一本特殊的賬本,詳細記錄著村民凌某一家的生活開支。凌某是吸毒人員,妻子已離家出走多年,凌某一個人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為了以防凌某挪用扶貧補貼購買毒品,村委跟凌某的大哥商議共同管理凌某的存折。凌某一家的生活必需品和孩子的學習用品均由凌某的大哥采購,按實際花費從存折劃扣,凌某確認支出無誤后簽字按手印。賬本由第一書記周海忠保管。
立門村屬于邊境村,凌某一家三口享受邊境0—3公里安置點每人每月167元的生活補助,再加上低保兜底,一家人每月可領到固定補貼1071元?!拔覀儾扇×穗p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督促凌某定期尿檢,及時采取管控措施,另一方面使扶貧補貼用到刀刃上,確保兩個孩子有飯吃、有書讀、有衣穿?!敝芎V艺f。
對于由村委和大哥共同管理存折的做法,凌某十分認可,“每一筆錢花了多少、花在什么地方,都記錄得清清楚楚。這也讓我覺得很慚愧,讓大家這么操心。”
如今,戒掉毒癮的凌某靠著去隔壁村打零工、喂豬,摘掉了“窮帽”,一家人的生活正逐步走向正軌。
根據涉毒貧困人員及家庭的具體情況,寧明縣因戶施策,對癥下藥。桐棉鎮(zhèn)那卜村村民陳某榮,2012年因吸毒成癮被強戒之后參加社區(qū)戒毒康復。陳某榮一家因他吸毒而致貧,并在精準識別中被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對照“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該縣利用移民搬迀等政策,幫助陳某榮一家從大山搬到到愛店鎮(zhèn)安置點。2018年,陳某榮不僅戒掉了毒癮,還帶領全家種植八角,一家人年收入達到24000多元,順利脫貧。
據統(tǒng)計,截至2018年底,寧明縣因毒致貧人員共353戶360人,現已有319戶324人脫貧。脫貧戶中并未出現一戶因毒返貧。
針對以往吸毒人員戒滿出所后,對接管控不到位、容易發(fā)生脫管漏管的問題,寧明縣全面推進吸毒人員網格化服務管理,落實公安禁毒部門、各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工作人員、禁毒專干、駐村第一書記、屯級警務助理的網格管控責任。
憑借“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yōu)勢,屯級警務助理將公安機關的觸角延伸至邊境地區(qū)各村屯。“我平時會通過走訪來排查吸毒人員、販毒人員信息,如果發(fā)現重點可疑人員就及時上報。”屯級警務助理何忠權說。
2018年底,國家禁毒委決定取消對寧明縣“毒品走私入境通道”的重點關注,寧明縣成功摘掉“毒帽”。2019年5月,再傳捷報,寧明縣實現脫貧摘帽。(完)
(責任編輯:李冬梅)